首頁 >> 資訊 >

人生到處知何似應(yīng)似飛鴻踏雪泥全詩翻譯

2022-09-04 02:32:14 來源: 用戶: 

關(guān)于人生到處知何似應(yīng)似飛鴻踏雪泥全詩翻譯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,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,現(xiàn)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!

1、蘇軾:和子由澠池懷舊  人生到處知何似,恰似飛鴻踏雪泥;  泥上偶然留指爪,鴻飛那復(fù)計東西。

2、  老僧已死成新塔,壞壁無由見舊題;  往日崎嶇還記否,路長人困蹇驢嘶。

3、  一.題解要點:  1出處:東坡全集  2體裁:七言律詩  3釋題:和,音ㄏㄜˋ,和詩也,作詩術(shù)語,依照所和詩詞韻腳所屬的韻部,選擇同步韻字來作詩詞,稱之為「和」。

4、  4背景:1宋仁宗嘉佑元年(西元一0五六年)蘇洵帶領(lǐng)蘇軾、蘇轍至京應(yīng)考,途中路過澠池縣寄宿奉閑和尚居室,并在壁上題詩。

5、  2嘉佑六年蘇軾往赴鳳翔任官,途中再經(jīng)澠池,獲弟蘇轍懷澠池寄子瞻兄詩,即和其詩韻寫了此詩。

6、  5主旨:本詩以懷舊為題材,抒寫人生無常的慨嘆,并以昔日的坎坷艱難與弟共勉。

7、  6內(nèi)容:前四句是議論,譬喻人生無常的慨嘆;后四句是敘述,追憶往日艱難的情境。

8、  7文評:1本詩不作抽象的思辨與推理,而借生動的形象,表達對人生際遇的感受,這種手法正是宋代哲理詩的特色。

9、  2頷聯(lián)「泥上偶然留指爪,鴻飛那復(fù)計東西。

10、」采「單行入律」,對仗未工整,然意境自然靈動,正是東坡詩的本色。

11、  8音韻:平起首句不入韻。

12、韻腳:泥、西、題、嘶(平聲齊韻)。

13、  二.作者精要:  1名籍:蘇軾,字子瞻,號東坡居士。

14、北宋眉州眉山(今四川省眉山縣)人。

15、  2生平:1稟性聰慧,由母親程氏親自授教。

16、仁宗嘉佑二年,登進士第。

17、  2神宗熙寧四年,上書議論新法,與王安石不合,自請外放,歷遷各州。

18、后貶至海南儋州(今海南島儋縣)。

19、  3出知杭州,建西湖長堤(世稱蘇堤,「蘇堤春曉」為西湖十景之一)。

20、后卒于常州。

21、  3學(xué)術(shù):1思想恢弘,才氣縱橫,文筆雄深雅健。

22、  2其文汪洋宏肆,尤長于說理,策議論辯均所擅長,詩、詞、書、畫造詣亦高。

23、  3蘇軾與父洵、弟轍并稱「三蘇」,亦同列名為「唐宋古文八大家」。

24、  4著作:著有東坡全集、東坡樂府等書。

25、  三.要句解析:  1.要句:人生到處知何似?應(yīng)似飛鴻踏雪泥。

26、  語譯:人生所到之處像什么呢?應(yīng)該像是飛鴻踏在雪地上。

27、  句旨:謂人生無常,世事易泯。

28、  2.要句:泥上偶然留指爪,鴻飛那復(fù)計東西!  語譯:雪地上偶然留下指爪的痕跡,鴻雁飛走了,那里還計較腳印留在何處呢?  句旨:謂人生在世,漂泊不定。

29、  3.要句:老僧已死成新塔,壞壁無由見舊題。

30、  語譯:老和尚已經(jīng)過世了,變成一座新建的葬骨塔,墻壁毀壞,再也看不見舊日壁上的題詩。

31、  句旨:謂奉閑和尚剛過世不久,而寺壁毀壞,往日題壁詩  4.要句:往日崎嶇還記否?路長人困蹇驢嘶。

32、  語譯:你還記得當年坎坷艱辛的旅途嗎?路途遙遠、人已疲累,所乘的跛腳驢啼聲悲鳴。

33、  句旨:以往日赴京應(yīng)考旅途艱困的情景與弟共勉。

34、  四、修辭重點:  1.譬喻  人生到處知何似?應(yīng)似飛鴻踏雪泥。

35、  2.示現(xiàn)  路長人困蹇驢嘶。

36、  3.頂針  應(yīng)似飛鴻踏雪「泥」。

37、 「泥」上偶然留指爪。

38、  4.對偶 ?。?)泥上偶然留指爪,鴻飛那復(fù)計東西!  (2)老僧已死成新塔,壞壁無由見舊題。

39、  五、形音義辨:  1.雪泥鴻爪-雪地上偶然留下的指爪痕。

40、后比喻人生境遇變化無常。

41、  2.無由-無法、無從。

42、  3.崎嶇-山路高低難行的樣子。

43、此喻世路坎坷艱辛。

44、  4.蹇驢-跛足的驢子。

45、蹇,音ㄐㄧㄢˇ。

46、  5.嘶-驢子悲鳴聲。

47、  六、成語運用:  1雪泥鴻爪:比喻往事遺留的痕跡,或以喻人生聚散無常,有如鴻雁留于雪上的爪印。

本文分享完畢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
  免責(zé)聲明:本文由用戶上傳,與本網(wǎng)站立場無關(guān)。財經(jīng)信息僅供讀者參考,并不構(gòu)成投資建議。投資者據(jù)此操作,風(fēng)險自擔(dān)。 如有侵權(quán)請聯(lián)系刪除!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
大家愛看
頻道推薦
站長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