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 >> 綜合知識 >

扎染簡介和歷史發(fā)展(扎染簡介)

2022-12-14 14:18:25 來源: 用戶: 

關于扎染簡介和歷史發(fā)展,扎染簡介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,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,現(xiàn)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!

1、扎染,古稱絞纈,是中國一種傳統(tǒng)的手工印染工藝。

2、扎染起源于何時,目前尚無定論。

3、不過據(jù)推測,這種印染工藝當在夾纈之前。

4、因為早期扎染的防染工藝較為簡便,僅用針、線作工具即可。

5、又因我國絲織品產(chǎn)生較早,印染工藝也很發(fā)達,扎染與絲織面料之結合可謂珠聯(lián)璧合。

6、 從現(xiàn)存最早的扎染制品來看,是出于新疆地區(qū)公元408年東晉時期的作品。

7、如此看來,扎染這種工藝早在東晉已相當成熟。

8、史載唐代時,由于經(jīng)濟的繁榮,扎染工藝也著實興旺了一陣。

9、當時著名的紋樣有“魚子纈”、“撮暈纈”、“瑪瑙纈”、“唐胎纈”等等。

10、色彩有大紅、茄紫、墨綠等色。

11、不過即便在盛唐時期,能穿著扎染服飾的也只能是達官貴族,一般的平民還是不敢問津的。

12、宋時,為抑制侈靡、提倡素樸、重振國運、以安社稷,政府曾下令禁止扎染工藝的生產(chǎn)及使用。

13、以后隨著戰(zhàn)亂不休、兵荒馬亂局面的出現(xiàn),扎染工藝便日趨衰落。

14、然而,同時期的鄰國日本,卻將我國的扎染工藝視作國寶。

15、至今在日本的東大寺內,還保存著我國唐代的五彩絞纈。

16、 經(jīng)過數(shù)百年的工藝演變,扎染工藝的防染手段已有幾十種,染色也從單色演變成復色的多次浸染。

17、扎染紋樣具有從中心向四周成輻射狀的工藝效果,扎染紋樣的生動與絲綢面料的飄逸相諧成趣。

18、因此過種古老的印染工藝至今仍有極大的魅力。

19、 扎染的防染手段很多。

20、最簡便的是將面料折疊后用線繩捆扎,經(jīng)染色后再拆掉線繩,面料上就出現(xiàn)了色彩斑斕的畫面。

21、古時還用小米粒扎進面料內,染出點點小花,或許就是“魚子纈”的印染法了。

22、古時染料一般用植物染料,亦稱草木染。

23、常用染料有紅花、紫草、藍靛等。

24、從宋代的印染工藝看,扎染是城市作坊常見的印染方法,應用面較廣。

25、 鳳凰扎染藝術歷史悠久,其扎染印花布純美典雅,原始古樸。

26、是鳳凰民族民間工藝品中的精品。

27、 扎染印花布制作工藝程序復雜,要先將各種圖案投影在木板上并雕刻成模板,而后將布料置于兩塊模板間,再將特制的染沐灌入夾好的花??瞻滋帲@叫凸染。

28、手染是把花模板壓在平展的布面上,然后用特制的染沐刷浸,稍干后揭開模板即可。

29、 扎染印花布可以根據(jù)需要設計,制成壁掛、屏風、被面、桌罩、衣物等,成品獨具特色,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濃郁的民族韻味。

本文分享完畢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
  免責聲明:本文由用戶上傳,與本網(wǎng)站立場無關。財經(jīng)信息僅供讀者參考,并不構成投資建議。投資者據(jù)此操作,風險自擔。 如有侵權請聯(lián)系刪除!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
大家愛看
頻道推薦
站長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