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 >> 企業(yè)新聞 >

每天涂高倍防曬反而爛臉?美貝爾非手術中心主任周倫梅:我們早該警惕了

2025-07-11 15:11:00 來源: 用戶:司風素 

 

1 、過度防曬容易悶痘

就算防曬衣做得再輕薄舒適,并且有些甚至還宣稱有加入玻尿酸的黑科技效果,在30+度的天氣里穿著,也很難不出汗。本來皮膚上的汗液會隨著空氣流動而被蒸發(fā),但是布料如果不透氣、排汗功能不足,就會導致皮膚悶熱,局部溫度升高,進而造成過敏、痱子或長痘,尤其是在面部、脖子、腋下等不容易散熱的位置。

其次,面罩等物理防曬產(chǎn)品如果不是每天清潔,沾染了化妝品、灰塵和汗液,會更容易滋生細菌,導致面部長痘、發(fā)炎等問題。

2 、過度防曬影響維生素D的合成

一般來說,只涂抹防曬霜是不會導致維生素D的合成不足,但是如果100%隔絕紫外線的物理防曬,加上長期身處室內等原因,就容易導致維生素D合成不足,如果不額外補充的話,就很容易出現(xiàn)維生素D缺乏。更可怕的是,現(xiàn)在還有很多給孩子從小常年嚴格防曬的,要知道如果小朋友維生素D長期不足,容易導致佝僂病。

3 、過度防曬容易引發(fā)睡眠或情緒問題

陽光雖然不是食物,但對生物的重要性不亞于食物。它能為植物和藻類提供能量,調節(jié)植物生物酶活性,也能調節(jié)動物內分泌和物質合成,對于生物在自然界中存活有重要意義。

4、防曬焦慮背后 還是膚色和年齡焦慮

說到底,拋開部分因為皮膚疾病不得不防曬的人群之外,大部分防曬焦慮人群背后隱藏的底層邏輯,還是膚色焦慮和年齡焦慮。怕曬黑怕曬老,認同一白遮百丑,認同幼態(tài)審美,認同被夸少女感是對女人最高的褒獎。

審美多元喊了這么多年,但“白皮審美”在國內一直屹立不倒。從“白富美”“白幼瘦”“膚白貌美大長腿”——這類社會對美麗女人的定義,可以看出“膚白”永遠是第一位的。不少影視劇里,不論男女都抹著比膚色淺好幾個度的粉底,大燈補光,美白濾鏡加持,弱化臉部線條也弱化了年齡感,恨不得所有人都是瓷娃娃。

明星們的紅毯圖也都是大修特修,不管30+、40+還是50+的明星,都不能看到一點歲月痕跡,否則就要被網(wǎng)友說“狀態(tài)不好”。這樣的明星圖片看多了,很多讀者把這當成了人生目標。看著鏡子里的自己,沒有p圖軟件可以一鍵抹平的色斑暗沉黑眼圈,轉頭趕緊打開購物軟件,把防曬衣防曬帽加入購物車。

反對白皮審美并非就要熱愛小麥色皮膚,不管白皮、黑皮還是黃皮,都不應該是一種潮流。只要某一種審美占上風,那么就會有跟風,就會制造焦慮,就容易陷入消費主義陷阱。所以,只要白皮審美一直存在,過度防曬就不會消失。

5、美貝爾非手術中心主任周倫梅說:享受陽光 適度防曬

我們從未否定防曬的重要性,在全球所有皮膚科醫(yī)生的護膚法則里面,防曬也是個永恒的要素。尤其對于日光過敏的人來說,這是保持皮膚健康的首要法則。提倡“適度防曬”,這樣可以防止曬傷、光老化,以及皮膚癌等問題,也會讓生活變得更加簡單輕松。防曬霜依然是最簡單便捷的保護皮膚的方法,在極端天氣下,硬防曬也是有效的。保護皮膚不曬傷沒有錯,我們想要說的是,停止防曬焦慮,回歸理性。

如果不出門就不用防曬

近兩年,專家們建議在家不出門可以不用防曬,除非你一直在有太陽的窗邊呆著,因為通過窗戶能照射到室內的紫外線并不多,涂防曬后還容易給皮膚造成負擔,尤其對于油痘肌來說。這時候就更需要做好日常清潔,必要時還需要到正規(guī)醫(yī)美機構的皮膚科進行光電類項目

正常上下班,防曬霜就夠了

早晚紫外線還不是最強烈的時間段,SPF30/PA++的防曬霜已經(jīng)完全能滿足防曬需求,這類防曬一般輕薄好吸收不黏膩,日常使用膚感好,皮膚負擔小,且和SPF50+/PA+++的防曬霜比起來,防曬效率也就低上1-2%。以往大家選擇防曬霜的時候都會注重SPF值和PA值,現(xiàn)在則更加提倡正確使用防曬霜,用足用量以及定時補涂(每隔2-4小時)。

  免責聲明:本文由用戶上傳,與本網(wǎng)站立場無關。財經(jīng)信息僅供讀者參考,并不構成投資建議。投資者據(jù)此操作,風險自擔。 如有侵權請聯(lián)系刪除!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