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頁 >綜合知識 >

三更是幾點

三更是幾點

在中國傳統(tǒng)的計時方式中,“更”是一種古老的計時單位,源自古代的“更漏”制度。所謂“更”,指的是夜間劃分的時間段,通常將一夜分為五更。其中,“三更”對應現(xiàn)代時間的深夜時段,具體來說大約是晚上23點至凌晨1點。

古人以黃昏為起點,每更約兩個小時。從戌時(19:00-21:00)開始算起,第一更稱為“初更”,第二更為“二更”,第三更為“三更”。因此,“三更”正好位于深夜時分,是一天中最安靜、最深沉的時刻。此時,白日的喧囂已經遠去,萬物歸于寧靜,人們大多進入夢鄉(xiāng)。

三更不僅是一個時間概念,更承載著豐富的文化意象。在文學作品中,三更常被用來渲染神秘或孤獨的氛圍。例如,《紅樓夢》中有“三更燈火五更雞”的詩句,描繪了夜深人靜時讀書人的刻苦精神;而民間故事里,三更則常常與鬼怪傳說聯(lián)系在一起,增添了一絲奇幻色彩。

如今,雖然我們使用的是現(xiàn)代計時法,但“三更半夜”這樣的成語依然活躍在日常語言中,提醒著人們珍惜時間、努力奮斗。無論是過去還是現(xiàn)在,三更都象征著一種專注與堅持的力量。

標簽:

免責聲明:本文由用戶上傳,與本網站立場無關。財經信息僅供讀者參考,并不構成投資建議。投資者據(jù)此操作,風險自擔。 如有侵權請聯(lián)系刪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