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 >> 要聞 >

子不學非所宜的意思(子不學非所宜)

2023-07-12 03:30:01 來源: 用戶: 

關(guān)于子不學非所宜的意思,子不學非所宜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,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,現(xiàn)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!

1、小孩子如果不知道學習,是非常不應該的。

2、一、原文:宋代? 王應麟《三字經(jīng)》子不學,非所宜;幼不學,老何為?玉不琢,不成器;人不學,不知義。

3、為人子,方少時;親師友,習禮儀。

4、香九齡,能溫席;孝于親,所當執(zhí)。

5、二、譯文:小孩子不肯好好學習,是很不應該的。

6、一個人倘若小時候不好好學習,到老的時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,又無知識,那么到老的時候都很難有所作為的。

7、玉不打磨雕刻,不會成為精美的器物;人若是不學習,就不懂得禮儀,不能成才。

8、做兒女的,從小時候就要親近老師和朋友,以便從他們那里學習到許多為人處事的禮節(jié)和知識。

9、東漢人黃香,九歲時就知道孝敬父親,替父親暖被窩。

10、這是每個孝順父母的人都應該實行和效仿的。

11、擴展資料一、創(chuàng)作背景關(guān)于《三字經(jīng)》的成書年代和作者歷代說法不一,大多數(shù)后代學者傾向的觀點意見是“宋儒王伯厚先生作《三字經(jīng)》,以課家塾”,即王應麟為了更好的教育本族子弟讀書,于是編寫了融會經(jīng)史子集的三字歌訣。

12、二、作品影響《三字經(jīng)》是中國傳統(tǒng)的兒童啟蒙讀物,知名度極高。

13、古代兒童都是通過背誦《三字經(jīng)》來識字知理的。

14、《三字經(jīng)》用簡潔通俗的白話講出了亙古不變的哲理,膾炙人口、廣為流傳;不受文字限制,用通俗的文字將經(jīng)史子集等各部類的知識揉合在一起,全文用典極多,全篇充滿樂觀精神。

15、在《三字經(jīng)》出現(xiàn)之前,蒙學讀物都是四個字一句,《三字經(jīng)》則以三言形式出現(xiàn),讀起來輕松愉快,更符合兒歌特點,明朝趙南星稱其“句短而易讀,殊便于開蒙”,故此為蒙學第一書。

16、《三字經(jīng)》在古代被稱為“小綱鑒”,可以將零散的知識貫穿起來,使讀書積累的百科知識,得以納入一個清晰知識體系。

本文分享完畢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
  免責聲明:本文由用戶上傳,與本網(wǎng)站立場無關(guān)。財經(jīng)信息僅供讀者參考,并不構(gòu)成投資建議。投資者據(jù)此操作,風險自擔。 如有侵權(quán)請聯(lián)系刪除!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
大家愛看
頻道推薦
站長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