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成語手不釋卷的意思是什么】“手不釋卷”是一個常見的漢語成語,用來形容一個人非常愛讀書、學習,即使在忙碌或休息時也離不開書本。這個成語不僅體現(xiàn)了對知識的渴望,也表達了勤奮好學的精神。
一、成語解釋
成語: 手不釋卷
拼音: shǒu bù shì juàn
出處: 出自《三國志·吳書·呂蒙傳》:“孤常讀書,自以為大有所益?!焙笕擞谩笆植会尵怼眮硇稳萑饲趭^好學,讀書不斷。
釋義: 手中總是拿著書本,不肯放下。比喻勤于學習,專心致志地閱讀。
二、成語用法
- 詞性: 形容詞/動詞(多作形容詞使用)
- 結(jié)構: 主謂式
- 近義詞: 奮發(fā)圖強、廢寢忘食、手不釋書
- 反義詞: 不學無術、懶惰成性、手不握卷
- 常用場景: 多用于表揚他人勤奮學習,或自我勉勵。
三、成語故事
“手不釋卷”最早出自《三國志·吳書·呂蒙傳》。講的是東吳名將呂蒙原本不愛讀書,后來在孫權的勸導下開始努力學習,最終成為有學問的將領。他在讀書時常?!笆植会尵怼?,因此被后人傳頌。
四、總結(jié)表格
項目 | 內(nèi)容 |
成語 | 手不釋卷 |
拼音 | shǒu bù shì juàn |
出處 | 《三國志·吳書·呂蒙傳》 |
釋義 | 手中總是拿著書本,不肯放下。比喻勤于學習,專心致志地閱讀。 |
用法 | 形容詞/動詞,多作形容詞使用 |
結(jié)構 | 主謂式 |
近義詞 | 奮發(fā)圖強、廢寢忘食、手不釋書 |
反義詞 | 不學無術、懶惰成性、手不握卷 |
故事背景 | 呂蒙因勤學而成為有才之人,體現(xiàn)“手不釋卷”的精神 |
五、結(jié)語
“手不釋卷”不僅僅是一個成語,更是一種學習態(tài)度的象征。它提醒我們,在信息爆炸的時代,保持持續(xù)學習的習慣尤為重要。無論是學生還是職場人士,都應該以“手不釋卷”的精神來激勵自己,不斷充實自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