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閉合導線測量方法,閉合導線測量步驟視頻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,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,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!
1、一、實地選定控制點實地選點之前先要有一個計算程序,且已經編輯好線路設計參數,知道路線的大致走向。
2、選點的幾個要求:地基穩(wěn)固,方便架設儀器和后期放樣,超出施工挖填范圍一定距離,相鄰兩點之間通視良好,各點與前、后相鄰點之間的距離盡量等長。
3、確定導線的等級,請參照下圖的《導線測量的主要技術參數》。
4、二、埋石在選定的點位挖坑,依土質情況而定,建議埋置深度不小于0.6米。
5、將鋼筋切割成長約50公分的小段,選擇截面較平整光滑的一端用鋼鋸鋸一個深約2mm的十字絲待用。
6、攪拌砼倒入坑中,人工搗實,表面抹平,在中心位置插入鋼筋,鋼筋頂端高出砼面約1公分。
7、在砼表面刻下點的編號。
8、這樣一個控制點就埋設完成了。
9、說明:有些問題并不是絕對的,比如在堅固穩(wěn)定的大石頭或建筑物上標記做點也是可以的,總之把握一個原則,控制點要穩(wěn)固,方便后期保存和使用。
10、三、導線測量(測角、測距)案例背景GG2、G3、G4是設計院給的已知坐標的控制點,DD2、D3是我們埋設的待測加密點。
11、將相鄰兩點連接后,就組成了導線線路圖,如下圖:測量方案從G1點向G4點方向測量,測量的水平角為左角。
12、導線等級采用一級,測量儀器采用2”級全站儀,采用兩個相同型號的棱鏡。
13、按技術要求,每個測站需觀測兩個測回。
14、開始前的一些常識說明導線邊:兩個導線點的連線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叫做導線邊,所以導線邊長是兩相鄰點間的水平距離。
15、水平角:是指兩條相鄰導線邊組成的夾角。
16、左角和右角:把觀測的前進方向的左側的角叫做左角,右側的叫做右角,一般都測量左角。
17、前方點和后方點:前方點和后方點是相對測站點的位置來定的,在相對于測站點的觀測前進方向上叫前方點,反之叫后方點。
18、比如測站在G2點時,G2的后方點是G1,前方點是D1。
19、盤左和盤右:通俗點說盤左就是常說的正鏡,盤右就是常說的倒鏡。
20、測回:盤左(正鏡)觀測完前方點和后方點的過程叫做上半測回,盤右(倒鏡)觀測完前方點和后方點的過程叫做下半測回。
21、上半測回和下半測回都完成了就叫做一個測回。
22、置盤:就是手動設置水平度盤的讀數為某個特定值,導線觀測中第一測回水平角的初始讀數都可以置為0度0分0秒,后面第幾個測回置盤的度數按這個公式計算:置盤讀數=180÷總測回數。
23、如2個總測回時要置盤2次,第一測回置為0,第2測回就置為90度。
24、3個總測回時要置盤3次,第一測回置為0,第二測回置為60度,第三測回置為120度。
25、置盤的作用是為了抵消因儀器水平度盤劃分不均勻而造成的誤差。
26、請結合下圖理解:測量步驟在控制點上架設已經鑒定、校正合格的全站儀,按實際情況設置氣溫、氣壓等參數,精確對中、整平,由于不測量高程所以儀高和鏡高可以隨意。
27、兩個棱鏡分別立在測站點前、后的相鄰控制點上,本案例的測站順序是G2-D1-D2-D3-G3。
28、(本測站是G2)2、盤左位照準后方點,手動將水平角置零,并在觀測記錄表上記下此時水平角的讀數。
29、然后測距,可多測量幾次選擇穩(wěn)定值,也做好記錄。
30、3、盤左位照準前方點,這時水平角讀數會發(fā)生變化,記錄下這個讀數。
31、然后同前面一樣的測中和記錄。
32、這時上半測回就完成了。
33、4、盤右位照準后方點,記錄水平角讀數,測距并記錄讀數。
34、5、盤右位照準前方點,記錄水平角讀數,測距并記錄讀數。
35、這樣一個測回就完成了。
本文分享完畢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標簽:
免責聲明:本文由用戶上傳,與本網站立場無關。財經信息僅供讀者參考,并不構成投資建議。投資者據此操作,風險自擔。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!